电捕焦油器焦油堵塞有什么解决妙招?
电捕焦油器焦油堵塞有什么解决妙招?
电捕焦油器是煤气净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利用高压静电场对煤气中的焦油雾滴进行电离,使其带上电荷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从而实现焦油与煤气的分离,确保煤气的清洁度。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捕焦油器常常会遇到焦油堵塞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效率,还会导致煤气净化效果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有效地解决电捕焦油器焦油堵塞问题至关重要。
一、堵塞的原因分析
煤气质量不佳煤气中含有的焦油、萘、氨水等杂质过多,且粒径较大,这些杂质在通过电捕焦油器时,容易在电极丝、沉淀管(或极板)等部位沉积,逐渐积累形成堵塞。例如,当煤气中的焦油含量超过设计值时,焦油颗粒会频繁碰撞电极丝,附着在其表面,随着时间推移,附着的焦油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电极丝被包裹,影响电场的均匀分布,降低电捕焦油器的除焦油效率。
温度控制不当煤气温度过低时,焦油的黏度会显著增加。在低温环境下,焦油的流动性变差,更容易在设备内部凝结、沉积,进而堵塞管道和电极部件。相反,如果煤气温度过高,虽然焦油的黏度会降低,但同时煤气中的杂质挥发性增强,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焦油雾滴,同样增加了堵塞的风险。
设备维护不足长期未对电捕焦油器进行清理和维护,会导致焦油、灰尘等杂质在设备内部大量积累。电极丝表面的焦油层越积越厚,不仅会影响电场的形成,还会使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此外,绝缘子、绝缘箱等部位如果受潮或积灰过多,也会导致绝缘性能降低,甚至引发短路故障,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操作工艺不合理煤气流速过高时,焦油雾滴在电场中的停留时间过短,未被充分电离和捕集,就会随着煤气排出设备,同时高速气流还会将已经沉积在电极上的焦油颗粒重新吹起,使其重新进入煤气中,降低了电捕焦油器的除焦油效率。另外,如果煤气的预处理工艺不完善,如氨水分离不彻底,也会导致大量氨水进入电捕焦油器,与焦油混合后形成难以清洗的混合物,堵塞设备。
二、解决妙招
(一)物理清理方法
机械清理
人工清理:这是最直接的清理方式。操作人员可以使用刮刀、钢丝刷等工具,对电极丝、沉淀管(或极板)表面的焦油进行刮除。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劳动强度较大,清理效率相对较低,且清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电极丝,避免对其造成损坏。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死角部位,可以借助小型的电动工具,如角磨机等,安装合适的打磨片或钢丝刷头,进行辅助清理。
高压水冲洗:利用高压水泵产生的高压水流对电捕焦油器内部进行冲洗。高压水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地将焦油从设备表面剥离下来。在冲洗过程中,可以根据焦油的附着情况,调整水压和喷头的角度。一般来说,水压控制在10 - 20MPa左右较为合适。对于焦油沉积较厚的部位,可以先用较低的水压进行预冲洗,使焦油松动,然后再逐步提高水压进行彻底冲洗。需要注意的是,冲洗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不受影响,避免水进入绝缘箱等绝缘部位,造成设备损坏。
蒸汽吹扫
蒸汽吹扫是一种常用的清理方法,尤其适用于焦油黏度较高、难以用机械方式清理的情况。通过向电捕焦油器内部通入高温蒸汽,利用蒸汽的热量使焦油软化、熔化,然后借助蒸汽的吹扫作用将其排出设备。在进行蒸汽吹扫时,要控制好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一般来说,蒸汽压力控制在0.5 - 1.0MPa,温度在150 - 200℃左右较为合适。吹扫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从设备的顶部开始,逐步向下进行,确保焦油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堵塞管道。同时,要注意观察设备的温度变化,防止局部过热导致设备损坏。
(二)化学清理方法
化学清洗剂清洗
市面上有多种专门用于清洗焦油的化学清洗剂,这些清洗剂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渗透性,能够有效地分解和溶解焦油。在使用化学清洗剂时,需要根据焦油的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洗剂。例如,对于含硫量较高的焦油,可以选择具有除硫功能的清洗剂;对于黏度较大的焦油,可以选择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的复合型清洗剂。使用时,按照清洗剂的使用说明,将其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然后通过浸泡、喷淋或循环清洗等方式对电捕焦油器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清洗剂的温度和清洗时间,避免对设备造成腐蚀。一般来说,清洗剂的温度控制在40 - 60℃,清洗时间根据焦油的沉积程度而定,通常在2 - 6小时之间。
酸碱交替清洗
对于一些顽固的焦油堵塞,可以采用酸碱交替清洗的方法。首先,使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对设备进行清洗,碱性溶液能够与焦油中的有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使焦油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更容易被溶解和去除。然后,使用酸性溶液(如稀盐酸溶液)进行中和清洗,去除残留的碱性物质,同时进一步溶解焦油中的无机成分。在酸碱交替清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清洗时间,避免对设备造成过度腐蚀。一般来说,碱性溶液的浓度控制在5% - 10%,酸性溶液的浓度控制在3% - 5%,每次清洗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清洗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腐蚀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三)优化操作工艺
控制煤气质量
加强对煤气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煤气中的焦油、萘、氨水等杂质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优化煤气发生炉的操作工艺,合理控制炉温、气化剂的配比等参数,减少煤气中杂质的生成。同时,在煤气进入电捕焦油器之前,增加预处理设备,如焦油分离器、氨水分离器等,对煤气进行初步净化,降低煤气中的杂质含量,从而减少焦油堵塞的可能性。
合理调节温度
保持电捕焦油器进口煤气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60 - 80℃左右。可以通过调整煤气冷却系统的工作参数,如冷却水的流量、温度等,来控制煤气的温度。如果煤气温度过高,可以适当增加冷却水的流量或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如果煤气温度过低,可以减少冷却水的流量或提高冷却水的温度。同时,要注意防止煤气温度的大幅波动,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快导致焦油的黏度急剧变化,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调整操作参数
根据煤气的流量、成分和温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电捕焦油器的操作参数,如电场电压、电流等。在保证除焦油效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电场电压,以减少电极丝的电晕放电强度,避免焦油颗粒在电极丝表面过度沉积。同时,要控制煤气的流速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1 - 2m/s左右,使焦油雾滴在电场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能够被充分电离和捕集。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电捕焦油器的结构设计,如增加沉淀管(或极板)的数量、调整电极丝的间距等,提高设备的除焦油效率,减少焦油堵塞的风险。
(四)加强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与维护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电捕焦油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检查内容包括电极丝的完整性、沉淀管(或极板)的清洁程度、绝缘子的绝缘性能、绝缘箱的密封性等。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更换损坏的电极丝、清理绝缘子表面的积灰等。定期维护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隐患,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保持设备干燥
电捕焦油器的绝缘性能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要保持设备的干燥,防止绝缘子、绝缘箱等绝缘部位受潮。在设备停用期间,要采取防潮措施,如在绝缘箱内放置干燥剂、定期对设备进行通风等。同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煤气中的水分进入绝缘部位,可以通过在煤气进口处安装除湿装置或定期排放煤气中的冷凝水等方式来实现。
电捕焦油器焦油堵塞问题虽然较为常见,但通过以上多种解决妙招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堵塞现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和堵塞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优化操作工艺,从根本上减少焦油堵塞的发生,确保电捕焦油器的高效、稳定运行,为煤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